找到相关内容15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祈将东土三千界 尽种西方九品莲

    ,有识之士都在寻找重建当代中国道德的途径。对此道德颓势,印光大师开具了一剂良方:张扬因果报应之事理,建构内心道德调控系统(慎独自律),居今之世,欲得人心淳厚,长治久安,纵令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切圣贤...

    坚刚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493286821.html
  • 《人间佛教要略》:可操作性的修学方法

    大业,著作等身,为儒家最后的精神偶像,终其一生,对理学修养始终孜孜以求,看他的日记,时时刻刻充满了自责与反省,其极细微处如白天有一错误的念头也在反省之列,真正做到了儒家慎独的功夫,比“吾日三省吾身”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61392125.html
  • 曾国藩修身处世语录

      ○ 不善之端,岂待应物而后见?如静中一念之刻即非仁,一念之贪即非义,一念之慢即非礼,一念之诈即非智,君子所以慎独。   ○ 君子不能无非心之萌,而旋即去之,故曰进于圣贤。小人不能无良心之萌,而...见誉而起者,佞之媒也。绝隙去媒,谗佞远矣。   ○ 人之善恶形于言,发乎行,人始得而知之。但萌诸心,发于虑,鬼神已得而知之矣,君子所以贵慎独也。   ○ 宁耐是处境第一法;安祥是应事第一法;退让是...

    曾国藩

    |曾国藩|修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1943394311.html
  • 牟宗三 :中国哲学十九讲──中国哲学之简述及其所涵蕴之问题(三)

    ,还要就道家本身从工夫上来了解。  道家要达到它所向往的无为、自然的境界,或是庄子之逍遥无待的境界,需要通过怎样的实践工夫?臂如孔子讲“下学而上达”,实践“仁”道;孟子讲“扩而充之”;大学中庸则讲慎独...“於乎不显,文王之德之纯”之“纯亦不已”。道德的创造就是德行之纯亦不已,此语一转就是易传的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(乾象)。儒家一切慎独、扩而充之、致良知等工夫,都是要恢复创造性,恢复德行的纯亦不已...

    牟宗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55041187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伦理及现代意义

    ldquo;是以行道之人,每慎独于心,防征始虑”[11],要求佛教修行者:“慎独”,重视道德意识修炼,不生任何恶念,防微杜渐。这是说,心的善恶对因果报应具有决定性作用,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1651021.html
  • 汉月法藏(1573~1635)兴晚明三峰宗派的建立(2)

    。崇祯年副贡,受业刘宗周,以经  济才自负。明亡后僧服讲学以终,大旨不离慎独。  (注119) 参考〈三峰和尚年谱〉万历二十三年条,页204下。  (注120) 这几位佛教居士原都是云栖门下弟子。参...〉,收于《吴都法乘》卷22下之  下。页2971、2972。  (注124) 张玮,武进人,字席之。讲学东林书院,师孙慎行,其学以  慎独研几为宗。万历四十七年进士。  (注125) 孙慎行,武进人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20863205.html
  • 茅蓬札记第二辑 圆因法师著

    必登西方九品莲。   68.念佛消除业障之力极大   念佛法门,虽为求生净土,了脱生死而设,但其消除业障之力,极其钜大。   《净土集》   69.存诚慎独   心不妄念,口不妄言,身不妄动。君子所以存诚。   外不欺人,上不欺天,君子所以慎独。   70.离幻即觉   知幻即离,离幻即觉,狂心若歇,歇即菩提。   71.受戒当奉持   江味农老居士云:   受戒便当奉持,...

    圆因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1066527.html
  • 晚明“狂禅”考

    ”[25]刘宗周“深鉴狂禅之弊”,读书讲学倡导慎独,以诚意为主。刘宗周所谓的狂禅,即是“明以来讲姚江之学者,如王畿、周汝登、陶望龄、陶奭龄诸人,大抵高明之过纯入禅机,奭龄讲学白马山,至全以佛氏因果为说...不以无声无臭虚拟性天,而始终归本于慎独,皆确然守先儒之旧。盖南星为一代名臣,守正不阿,出其天性,故当狂禅横溢之时,能卓然有以自立,虽不以讲学名,而所言笃实,过于讲学者多矣,未可以其近而忽之也。”还有四...

    赵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2968345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伦理思想论纲

    是以行道之人,每慎独于心,、防微始虑”,要求佛教修行者“慎独”,重视道德意识修练,不生任何恶念,防微杜渐。这即是说,心的善恶对因果报应具有决定性作用,心善可以得道,心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1869069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伦理及其哲学基础

     页1146   之人,每慎独于心,防微始虑」,[20]要求佛教修行者「慎独」,重视道德意识修炼,不生任何恶念,防微杜渐。这是说,心的善恶对因果报应具有决定性作用,心善可以得道,心恶则「作畜生」,「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4071302.html